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附英文)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1:53:50  浏览:92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附英文)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附英文)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第二条 营业税的税目、税率,依照本条例所附的《营业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纳税人经营娱乐业具体适用的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本条例规定的幅度内决定。
第三条 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税行为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以下简称营业额);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四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外汇结算营业额的,应当按外汇市场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第五条 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运输企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输旅客或者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乘客或者货物的,以全程运费减去付给该承运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二)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旅游,在境外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该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三)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四)转贷业务,以贷款利息减去借款利息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五)外汇、有价证券、期货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六)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
(一)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二)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三)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四)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五)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六)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除前款规定外,营业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第七条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单独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单独核算营业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第八条 纳税人营业额未达到财政部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的,免征营业税。
第九条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第十条 营业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第十一条 营业税扣缴义务人:
(一)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二)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者转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三)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缴义务人。
第十二条 营业税纳税地点:
(一)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转让其他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十三条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个月。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的解缴税款期限,比照前两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营业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收营业税,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实施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第十七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同时废止。

附:营业税税目税率表
-----------------------------------------------------------------------
税 目 征收范围 税 率
-----------------------------------------------------------------------
一、交通运输业 陆路运输、水路运输、 3%
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装卸搬运
二、建筑业 建筑、安装、修缮、装 3%
饰及其他工程作业
三、金融保险业 5%
四、邮电通信业 3%
五、文化体育业 3%
六、娱乐业 歌厅、舞厅、卡拉OK 5%-20%
歌舞厅、音乐茶座、台
球、高尔夫球、保龄球、
游艺
七、服务业 代理业、旅店业、饮 5%
食业、旅游业、仓储
业、租赁业、广告业
及其他服务业
八、转让无形资产 转让土地使用权、 5%
专利权、非专利技
术、商标权、著作
权、商誉
九、销售不动产 销售建筑物及其他 5%
土地附着物
-----------------------------------------------------------------------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BUSINESS TAX

(State Council: 13 December 1993)

Whole Doc.
Article 1
All units and individuals engaged in the provision of services as
prescribed in these Regulation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axable
services'), the transfer of intangible assets or the sale of immovable
propertie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 be
taxpayers of Business Tax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be 'taxpayers'), and
shall pay Business Tax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Regulations.
Article 2
The taxable items and tax rates of Business Tax shall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ttached to these Regulations.
Any adjustments to the taxable items and tax rate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specific tax rates applicable to taxpayers engaged in
entertainment businesse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the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in the range prescribed by these Regulations.
Article 3
For taxpayers engaged in taxable activities under different tax
items, the turnover, transfer and sales amount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urnover') under different taxable items shall be accounted for
separately. If the turnover has not been accounted for separately, the
higher tax rate shall apply.
Article 4
For taxpayers providing taxable services, transferring intangible
assets on selling immovable properties, the tax payable shall be computed
according to the turnover and the prescribed tax rates. The formula for
computing the tax payable is as follows:
Tax payable = Turnover x Tax rate
The tax payable shall be computed in Renminbi, The turnover of the
taxpayer settl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shall be converted into Renminbi
according to the exchange rate prevailing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rticle 5
The turnover of the taxpayers shall be the total consideration and
all other changes receivable from the payers for the provision of taxable
services transfer of intangible assets or sales of immovable properties by
the taxpayers, except for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1) For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which carry passengers or cargoes
from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over seas
locations and trans-ship passengers or cargoes to other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overseas, the turnover shall be the balance of transport
charges for the whole journey less the transport charges paid to the
sub-contracted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2) For travel enterprises which organize tourist groups to travel
outside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ub-contract
to other travel enterprises overseas, the turnover shall be the balance of
the tourist charges for the whole journey less the payments made to those
sub-contracted travel enterprises.
(3) For the main contr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who
sub-contract work to others, the turnover shall be the balance of the
total contract sum less the payments made to the sub- contractors.
(4) For re-lending businesses, the turnover shall b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 on lending less the interest on borrowing.
(5) For businesses buying and selling foreign currencies, marketabl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the turnover shall be the balance of the selling
prices less the buying prices.
(6) Other situations as regulat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rticle 6
The following items shall be exempt from Business Tax:
(1) Nurs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nurseries, kindergartens, homes for
the aged, welfare institutions for the handicapped, matchmaking and
funeral services.
(2) Services provided on individual basis by the disabled.
(3) Medical services provided by hospitals, clinics and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4) Educational services provided by schools and ot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work-study programs.
(5)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ploughing,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lant
protection, insurance for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related
technical training services; breeding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poultry, livestock and aquatic animals.
(6) Admission fees for cultural activities conducted by memorial
hall, museum, cultural centre, art gallery, exhibition hall,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library and cultural protective units; admission
fees fo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conducted at places of
religious worship.
Except as stipulated in the above paragraphs, the Business Tax
exemption and reduction items shall be regul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Local governments or departments shall not regulate any tax exemption or
reduction items.
Article 7
For taxpayers engaged in tax exempt or tax reduced items, the
turnover shall be accounted for separately. if the turnover has not been
separately accounted for, no exemption of reduction is allowed.
Article 8
For taxpayers whose turnover has not reached the Business Tax minimum
threshold stipulat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Business Tax shall be
exempt.
Article 9
The time at which a liability to Business Tax arises shall be the
date on which the business proceeds are received or documented evidence of
right to collect business proceeds is obtained by the taxpayer.
Article 10
Business Tax shall be collected by the tax authorities.
Article 11
Business Tax withholding agents are as follows:
(1)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ntrusted to grant loans, the
entrus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all be the withholding agents.
(2) For sub-contracting of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business,
the main contractors shall be the withholding agents.
(3) Other withholding agents as stipulat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rticle 12
The place for the payment of Business Tax is as follows:
(1) Taxpayers providing taxable services shall report and pay tax to
the local competent tax authorities where the taxable services take place.
Taxpayers engag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shall report and pay tax
to the local competent tax authorities where the business establishment is
located.
(2) Taxpayers transferring land use rights shall report and pay tax
to the local competent tax authorities where the land is located.
Taxpayers transferring other intangible assets shall report and pay tax to
the local competent tax authorities where the establishment is located.
(3) Taxpayers selling immovable properties shall report and pay tax
to the local competent tax authorities where the immovable properties are
located.
Article 13
The Business Tax assessable period shall be five days, ten days,
fifteen days or one month. The actual assessable period of taxpayer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competent tax authorities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tax payable of the taxpayers; tax that cannot be assessed in
regular periods may be assessed on a transaction-by-transaction basis.
Taxpayers that adopt one month as an assessable period shall report
and pay tax within ten days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period. If an
assessable period of five days, ten days or fifteen days is adopted, the
tax shall be prepaid within five days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period and
a monthly tax return shall be filed with any balance of tax due settled
within ten days from the first day of the following month.
The tax payment deadlines for withholding agents shall be determ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above two paragraphs.
Article 14
The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Business Tax shall b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nd these
Regulations.
Article 15
The collection of Business Tax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shall b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olutions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rticle 16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Regulations and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gulations.
Article 17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come into effect from January 1, 1994, The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September 18, 1984 shall be repealed
on the same date.

BUSINESS TAX TAXABLE ITEMS AND TAX RATES TABLE
-----------------------------------------------------------------------
Taxable
items Scope of charge Tax Rate %
-----------------------------------------------------------------------
1.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by land, water, 3
air and pipeline, loading
unloading and delivery
2.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repair, decoration and other
engineering work 3
3. Finance and insurance 5
4.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3
5. Culture and sports 3
6. Entertainment Singing bars, dance halls, 5-20
karaoke lounges, commercial
music halls, musical tea
houses, billiards, golf,
bowling and amusement
facilities
7. Servicing Agency, hotel, catering, 5
tourism, warehousing,
leasing, advertising and
other services
8. Transfer of
intangible assets Transfer of land-use rights, 5
patent rights, unpatchted
technologies, trade marks,
copyrights and goodwill
9. Sale of immovable
properties Sale of buildings and other 5
attachments to land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1993年3月5日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康 复
第三章 教 育
第四章 劳动就业
第五章 文化生活
第六章 福 利
第七章 环 境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人经县级以上医院按照国家规定的残疾标准鉴定后,由县级残疾人联合会核发《残疾人证》。
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
第四条 国家和社会对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实行特别保障,给予优待和抚恤。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增加。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残疾人工作协调组织,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为同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
第七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做好所属范围的残疾人工作。
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必须依法履行其扶养义务;残疾人的监护人必须依法履行其监护责任。
禁止虐待或者遗弃残疾人。
第九条 残疾人必须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残疾人应当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确诊患有可能造成下一代出现严重缺陷或者严重遗传性疾病的,禁止生育。
第十一条 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康 复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制定的康复计划,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十三条 省和市(地)及有条件的县(市、区)应当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康复科学研究,开展康复医疗、康复工作人员培训和康复技术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康复科(室),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医疗。
第十四条 医学院校的主管部门应当有重点地选择部分院校设置康复医疗专业或者开设康复课程,培养、培训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第十五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指导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服务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第十六条 省和市(地)建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县(市、区)逐步建立供应服务点,负责残疾人康复器械、生活自助具、特别用品和其他辅助器具的供应和维修服务。计划、人事、劳动、民政、财政、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应当采取扶持措施,给予优惠。
第十七条 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经济确有困难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给予救济或者补助。

第三章 教 育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制定规划,采取措施,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
第十九条 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普通高级中等学校、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
第二十条 市(地)应当建立盲校和聋哑学校,县(市、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聋哑学校和弱智学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在中小学校中附设特殊教育班(组)。
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残疾儿童学前班(组)。
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入托,并针对残疾幼儿的特点进行早期智能和听力语言开发。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
第二十一条 各类学校应当为残疾儿童、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免收学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
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社会应当针对成年残疾人的特点,进行初级文化教育,逐步降低残疾人文盲、半文盲的比例。
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第二十三条 省和市(地)应当建立残疾人职业技术咨询、培训机构,经有关部门审批后,由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由教育、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第二十四条 省和市(地)师范院校应当有计划地附设特殊教育班或者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培训特殊教育师资,开展特殊教育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的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第二十五条 在特殊教育学校(班)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职工以及在残疾人福利机构中专门从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专职教师、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从事特殊教育满二十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上退休的教师,其特殊教育津贴纳入退休费基数。
第二十六条 特殊教育经费列入教育事业费支出,随教育经费的增加逐年递增;教育费附加收入中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确保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

第四章 劳动就业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把残疾人劳动就业纳入当地劳动就业规划,统筹安排。
第二十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交纳残疾人就业基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规定制定。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鼓励大、中型企业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要组织扶持残疾人福利企业的发展。
第三十一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兴办按摩医疗院(所),在招收按摩人员时,应当优先录用盲人按摩医疗专业人员。
第三十二条 鼓励和帮助残疾人自谋职业。
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符合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适当减免管理费;银行信贷方面应当按规定优先给予贷款;税务部门应当按规定给予减免税。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适合残疾人从业的生产劳动,并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
第三十四条 对国家分配的各种专业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重视残疾职工的劳动保护,合理分配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定额。
企业在撤销、解散、破产后,其主管部门应当安排好残疾职工的生活,并创造条件,使其重新获得工作岗位。

第五章 文化生活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举办残疾人文艺汇演和残疾人体育运动会,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层残疾人组织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残疾人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第三十六条 省和市(地)应当有计划地建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中心;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残疾人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因地制宜地开辟残疾人活动场所。
第三十七条 有关部门组织残疾人参加县级以上文化、体育比赛等活动的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解决。参加活动的残疾职工在集训、演出和比赛期间,所在单位应当照发其工资并保证其福利待遇不变。
第三十八条 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应当开辟残疾人专栏或者专题节目,有关残疾人的电视新闻和影视作品应当逐步采用中文字幕和手语解说。

第六章 福 利
第三十九条 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经济来源的残疾人,属非农业户口的,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生活救济或者由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属农业户口的,按有关规定实行集中或者分散供养。
残疾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第四十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减免其义务工、公益事业费和其他社会负担。
第四十一条 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优先就医。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方便和照顾,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准予免费携带。
盲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
第四十二条 对流浪外地以乞讨为生的残疾人,由民政及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收容,并送回原籍;残疾人原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接收和安置。
对前款规定的户籍不明的残疾人,经所在市(地)民政部门批准,由社会福利院就地收养。
第四十三条 各级残疾人组织应当通过兴办经济实体、接受社会捐赠等途径筹集残疾人福利基金,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在福利方面增加对残疾人的其他照顾和扶助。

第七章 环 境
第四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第四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促进残疾人和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扶助残疾人的事迹,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第四十七条 城市的公共建筑、道路和公共场所,逐步建立和完善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执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组织好“助残日”活动,以多种形式扶残助残。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残疾人联合会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侵害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有关组织根据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残疾人负有扶养义务和监护责任而拒不履行的;
(二)对残疾人侮辱、虐待和遗弃的;
(三)破坏、损毁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共设施的;
(四)挪用、侵占、贪污残疾人教育、康复、救济、福利等专项经费和物资的;
(五)奸淫因智力残疾或者精神残疾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残疾人的;
(六)其他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并责令限期改正:
(一)拒绝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残疾毕业生的;
(三)无正当理由辞退、开除残疾职工、学生的;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安置残疾人就业,或者拒绝交纳残疾人就业基金的;
(五)残疾人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数量达不到规定比例的。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3年3月5日

徐州市东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


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8号



《徐州市东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2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五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张敬华



二0一二年二月七日





徐州市东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徐州东站地区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东站地区,是指高铁徐州东站广场及其周边区域。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划定。
第三条 东站地区的单位、个人和出入该地区的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以下简称“开发区分局”)是东站地区的综合管理机关,具体负责东站地区的综合管理工作。
开发区分局受城管、市政园林、交通、文化新闻出版、公安交通、公安消防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委托,在东站地区行使委托的行政管理职权;对委托范围以外的违法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并及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处理。
候车室及两侧所属建筑物室内治安秩序和卫生检疫工作由铁路公安机关、铁路卫生检疫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条 市公安机关应当会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东站地区综合管理的协调机制,协调处理综合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城管、市政园林、交通、文化新闻出版、公安交通、工商、质监、环保、食品药品监督、公安消防、物价、民政、旅游、人防、铁路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支持、配合开发区分局做好东站地区的综合管理工作。



第二章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六条 东站地区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当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保持责任区内的环境整洁。
第七条 东站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路灯、路标牌、供水、排水、供气、电力、电信、环卫、消防、交通等公共设施,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做好维护工作,保持整洁、完好、美观。
第八条 东站地区设置户外广告等设施,应当符合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名称、字号、标志等标牌和标识的设置,应当符合东站地区的统一规划和城市容貌标准。
第九条 东站广场禁止设置亭棚、摊点。广场以外区域需要设置的,应当符合东站地区的统一规划,依法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后按指定的地点设置,并保持设施完好和周围环境整洁。
第十条 东站地区禁止下列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或者乱扔烟蒂、果皮、纸屑、包装品等废弃物;
(二)卖艺,兜售物品;
(三)随地躺卧、露宿;
(四)擅自拆除、迁移、占用、损毁环境卫生设施;
(五)在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上张贴、涂写、刻画;
(六)道路两侧晾晒衣物、擅自堆放物料;
(七)沿道路及其两侧设置柜台、无证设摊经营、变相占道经营;
(八)车辆运输抛洒滴漏;
(九)其他有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



第三章 市政设施和道路交通管理



第十一条 进入东站地区的车辆和行人,应当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东站地区的有关管理规定,自觉维护东站地区的交通秩序。
禁止下列行为:
(一)占道停车或者占道停车上下客;
(二)擅自在划定的停车区和停车泊位外停放车辆;
(三)出租汽车在营运站点不服从调度、私自揽客或者在出租汽车上客点外带客、候客;
(四)出租汽车拒载或者强行拉客;
(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摩托车以及其他无客运资格的车辆载客;
(六)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客运、货运管理等规定的行为。
第十二条 禁止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广场)。确需临时占用、挖掘的,应当依法办理许可手续。
第十三条 东站地区禁止下列违反市政设施管理规定的行为:
(一)损毁、挪用消火栓、窨井盖、路牌、指示牌等道路附属设施;
(二)向路面排放污水或者擅自进行污损路面的各种作业;
(三)城市道路施工后不按规定期限清理现场;
(四)其他违反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的行为。
第十四条 东站地区禁止下列破坏绿化或者绿化设施的行为:
(一)在草坪、花坛、绿地内擅自堆放杂物,挖掘、损毁草坪、花坛、树池等绿化设施;
(二)在树木上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架设电线电缆和照明设施;
(三)擅自挖掘、砍伐树木、花草,采摘花果;
(四)其他破坏绿地、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四章 公共秩序管理



第十五条 东站地区禁止下列扰乱公共秩序、妨害 社会管理的行为: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
(二)伪造、变造、倒卖车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
(三)卖淫嫖娼或者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
(四)从事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
(五)从事封建迷信活动;
(六)在进、出站口周围和东站广场等处揽客,强行为旅客介绍食宿;
(七)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
(八)出售、出租各类非法出版物;
(九)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以及擅自提高或者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商品价格;
(十)网吧、游戏厅、演艺厅违规经营;
(十一)携带犬只进入;
(十二)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和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第十六条 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十七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应当在东站地区设立救助服务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提供救助服务。



第五章 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应当由城管、市政园林、交通、文化新闻出版、公安交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物价、公安消防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相关部门可以委托开发区分局实施。
委托机关和受委托机关应当签订书面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机关和受委托机关的名称、委托的依据、事项和权限、委托的期限、法律责任等内容。
第十九条 受委托机关应当在委托的事项、权限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
委托机关应当对受委托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条 在进、出站口周围和东站广场揽客的,由开发区分局处以二百元罚款。
第二十一条 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或者不作为,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